close

最近在實驗室間興起了一股"養蝌蚪"的熱潮,
大概是有人去撈了一些卵泡回來吧...

因為某些理由,從野外帶了一些卵或蝌蚪回來養,
在不想養或沒有能力負荷時,
這些長出四隻腳的小青蛙,因為一些慈悲的理由(不要殺生啦,愛護生命之類的)
被送回了"原棲地"...

[飼養箱中的台北樹蛙]

這是對的嗎?

姑且不論抓蝌蚪的理由為何,
飼養之後再放回野外,感覺上好像沒什麼錯,但其實是大錯特錯!

不管多麼殘忍,生物在自然情況下的優勝劣敗、競爭淘汰是不可避免的,
也是因為這些互相捕食、競爭維持了整個生態系的平衡,當然包括了族群遺傳結構上的維持。
多產的生物(例如青蛙),可以想像從幼體到成體的過程中有多少的個體被淘汰掉,
因為這樣的篩選,牠們才能代代相傳維持遺傳的多樣性。
如果今天我帶了一個卵泡回來,在生態意義上,這顆卵泡內的生命已經死亡,
是不能再放回原來的棲地的;
如果今天我懷著"慈悲心",把這群小蝌蚪養成有四隻腳的青蛙,
放了數十隻回原棲地,那在存活率上,
這顆卵泡內的卵(或蝌蚪)遠遠高於其他野外活下來的卵泡內的卵(或蝌蚪)。
換句話說,生下這顆卵泡的母蛙,相對於同族群的其他母蛙,擁有超高的競爭力,
在這個競爭原點失衡的情況,我們可以想像野外族群的遺傳組成會被這顆飼養卵泡的後代稀釋,
下一代,這個族群可能大部分都是生下這顆卵泡的母蛙的後代,
再下一代,她的後代會更多...
不需幾年,這個族群其他的基因(不屬於那隻母蛙的基因)將會被稀釋到幾乎不見,甚至消失!
這是對一隻母蛙的慈悲,卻是對整個族群的殘忍!

這種事,其實常常上演,
不只是大學生,很多高中(建中、附中、成功高中...)的生研社,許多對大自然愛好的年輕學子,
因為對牠們的熱愛,以及一點點的私心,將牠們帶到人類的世界。
因為對生命的慈悲心,再把牠們"野放",
下次出野外,又再重複相同的戲碼...

我不知道這篇文章會有多少人看到,
我希望熱愛大自然的朋友們能看到這篇文章,告訴身旁曾經、或即將要做這類野放的事的朋友們;
我也希望有一些中學的生物老師看到,能夠告訴這些熱愛大自然、慈悲善良的學生,別再做這麼殘忍的事了。

phloem (Apr. 9. 2006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tnuwild 的頭像
    ntnuwild

    師大野保社

    ntnuwi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